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情况 > 文史研究

鄂托克前旗远古史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17 14:35 打印 关闭 【字体:
  在人类文明史上,鄂托克前旗以它古老灿烂的文化而享有盛誉;同样,在自然发展史上,鄂托克前旗又以它远古悠久的历史和亿代春秋沧桑变迁的奇迹,而闻名于世。因此,从19 世纪初叶以来,鄂托克前旗便成为中外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所关注的地区之一。他们曾多次在此进行地质旅行、探险考察,为揭示鄂尔多斯远古世界的奥秘,提供了大量而可靠的科学材料。

科学研究证实,作为地球一隅的鄂托克前旗,在漫长的45 亿年的地质年代中,曾经历过多次重大而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与海陆变迁;活跃于这一广阔地域的远古生命,进化繁衍、盛衰兴亡;古地理、古气候的演化发展、风云变幻……为鄂托克前旗谱写下一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远古历史。 

  这部历史,是鄂托克前旗历史的首卷。它从距今大约30多亿年前开始,直至距今1万年前终止,其间延续有30亿年之久。大量的地质资料表明,在地球刚诞生不久的太古代初期,即距今36 亿年前,鄂尔多斯是地史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科学上称之为“鄂尔多斯古陆”。经元古代多次地壳运动,到古生代初期,即距今6 亿年前,鄂尔多斯古陆下沉,海水漫浸,形成了著名的“鄂尔多斯古海”。到古生代末叶,在海西造山运动的影响下,海水退出了鄂尔多斯,古陆再次隆起。经过中生代近2 亿年的稳定上升,特别是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的雏形。到新生代渐新世晚期,随着喜马拉雅运动的巨大影响,鄂尔多斯不断崛起,直到距今1 万年前,才形成了现代海拔1100 米至1500 米宏伟起伏的高原。 

  依据古生物化石的记录,鄂托克前旗已有6 亿年之久的生命发展史。从古生代初期,距今6 亿年前起,在鄂尔多斯古海中孕育并产生了最古老的生命——海生无脊椎动物;到古生代末期,出现了最初的陆生植物;中生代的鄂尔多斯是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的时代”,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的时代”;植物界亦由“蕨类时代”、“裸子植物时代”发展到“被子植物的时代”。总之,鄂尔多斯的远古生命,经历了由海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级的演化进程,才逐渐形成了现代鄂尔多斯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恩格斯曾指出:“地球连同它上面的动、植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鄂托克前旗远古史就是这部生命进行曲的缩影。 

    一、曾经这里是一片古陆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三国·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可就在这黑暗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他的名字叫盘古。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过去。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盘古站在天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盘古创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献给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盘古成为了最伟大的神。 

  这虽然只是神话,却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对陆地成型最早的认知。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探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寸寸黄土究竟如何伴随时光生长成我们眼前的模样,而揭开这个谜团的途径就是寻得上古岩层来探究地球的进化史。但是,在地球演化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新的岩浆不断喷发,大地上沉积物质不断堆积,地壳本身也不停息地发生大幅度的水平移动和垂直运动,再加上地层内部温度、压力的不断变化,大气圈的风化和海水等的侵蚀作用,古老岩层不断地变化着,甚至被弄得支离破碎、面目皆非。所以,在地球上能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地壳非常稀少。然而幸运的是,科学家们四处探索发掘,终于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找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珍贵岩层,它为解开混沌初开的地球进化之迷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它也为我们揭开了鄂尔多斯远古史的序幕。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探索,在鄂托克前旗的西北部地区发现了一套36.7 亿年前深变质形成的片麻岩系,它们是地球初期太古时代早期古大陆地壳遗留下的残迹,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岩层之一。该岩层主要由硅堇石榴石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外围夹有大理岩、石英岩等构成。地质学家经过精心研究和对比,认为这套古老岩系,与内蒙古集宁地区、河北迁西一带所发现的岩层是相同的。这片神奇古老岩层的发现证实,在距今36 亿年前,鄂尔多斯便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对于这一科学问题,早在1945 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教授就在其名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指出:“从构造上和地质学上来考虑,显而易见这一大片地区是一真正的地台,可与俄罗斯地台或西伯利亚地台相比拟。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把它叫做鄂尔多斯地台或鄂尔多斯西亚。”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鄂尔多斯古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地质学家绞尽脑汁的通过采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根据古老岩层的化学成分,恢复了这片跨越36亿年的原岩;根据这些原岩的特征,科学家们又复原了鄂尔多斯这片“羊煤土气”的神奇沃土最原始的古地理、古气候。由此我们如同踏上了时光机逆光而行,“穿越”回了地球的36亿年前。这个时候的地球正像母体里正在发育的胎儿,刚刚成型不久,其内部物质已经开始分化,形成了最初的地幔和地壳。鄂托克前旗便是地球最早形成的地壳之一。但是,那时的古陆与今天我们看到的陆地大不相同。首先,古陆地壳厚度不大,也远远没有像现代地壳那样复杂和坚硬。那时的鄂托克前旗,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蓝天骄阳、草长莺飞、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的色调柔和景色。而是天地间混沌灰蒙,一片死寂。放眼环视,大地萧索贫瘠,荒凉不毛,没有生灵,没有气息;仰天长望,没有碧海蓝天、更无星空璀璨。这是因为在初生的原始大气层中,仅有二氧化碳、甲烷、氨、氢等,没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不久之后,原始古陆如呱呱坠地的婴儿,开始茁壮成长,这使鄂托克前旗进入不平静的动荡阶段,这看似光秃秃病恹恹的陆壳之下却隐藏着汹涌澎湃,地幔熔融物质不断滚动,如同即将破茧而出的蝶蛹般铿锵有力;随之地上火山喷发频繁,四处熔岩横流、浓烟滚滚,呈现出造陆的沸腾景象…… 

  地球经历了长达17亿年的这般造陆动荡,也就是从太古代早期的36 亿年前至元古代的19 亿年前,这期间鄂托克前旗这片古陆曾经历过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吕梁运动三次大的地质运动,它们为鄂托克前旗形成相对坚硬而稳定的地块奠定了基础。 

  地球经历多动的“童年”时期,仿佛一下子跨入“暮年”,科学家也将此时期称为震旦纪时期。即距今18 亿年前至距今6 亿年前的时间段,它是鄂尔多斯古陆发展和延续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鄂托克前旗这片古陆是一片极度干燥的陆块,没有发现生命的足迹。但是,我们发现了十分惊喜惊喜的事情,在鄂托克前旗西北部桌子山一带的震旦纪地层中,发现了一层砾岩,厚度5 至6 米,最厚达11 米左右。砾石成分为石英砂岩,砾径0.2~1 米,延长约数公里之多。不少学者认为,这是最古老的冰川时期遗迹。因为从时间上推算,目前世界的许多地区,也发现过距今6、7 亿年前的冰川遗迹,这是地史上出现过的一次重要冰期——震旦纪大冰期。在我国,除南方许多省区发现有震旦纪冰川遗迹外,在北方的甘肃、宁夏、新疆、山西、辽宁等地均有这一时期的冰积层存在。因此,科学家认为鄂尔多斯冰积层的发现,证明了这个地区震旦纪也有过冰川活动。 

    二、这里曾经是一片古海 

  来过鄂托克前旗的人都知道这里主要由沙地和梁地构成,水位较深,气候干燥,水源稀少。你会想到这样的一片距海遥远的黄土高原上曾经会是一片汪洋大海吗? 

  在距今6 亿年至2.25亿年前的时期,鄂尔多斯进入了地球历史的古生代,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时代。因为这个时候的地球好像出现了逆生长,从“暮年”回到了“少年期”,而且还是个刚刚“热恋”被甜蜜情绪吞噬的“少年”。地壳在不停地运动着,海陆也在不断地变化。古生代初期的海洋如同太阳躲进云朵时洒在地面的阴凉,不停的前行、大肆的扩张,最后吞噬了阳光明媚变成了阴天,古陆在这颗古老的星球上屹立了30 亿年之后,受到强烈地质运动影响逐渐下陷,一点一滴被海水反噬,最终吞没。成为一片汪洋。鄂托克前旗古陆便戏剧性地退出了地球历史舞台。 

  所以在鄂尔多斯远古史上,确实存在过茫茫无际的海洋。科学上称之为“鄂尔多斯古海”。读到这里,你一定充满不解和好奇,这一切确实不可思议,笔者自己都难以想象如今连一弯清泉都难以寻觅的干旱陆地前身居然是一片汪洋,但我们又不得不折服于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其实,鄂托克前旗的这片神秘古海正是诞生在这段逆生长的“青年期”,其中,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这就是著名的鄂尔多斯古海产生、发展与消亡的重要时期。根据海相地层资料显示,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初期,也就是距今6亿年前,来自中国南部地区的海水,首先灌入鄂尔多斯西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南北走向的巨大海湾。到了寒武纪中期,源于南方的海水几乎漫浸了整个鄂尔多斯地区。特别是奥陶纪早期和中期,海浸规模最大,这是鄂尔多斯古海的鼎盛时期。但到奥陶纪晚期,也就距今4.4 亿年前,随着陆壳的上升,海水又退出了鄂尔多斯,炫丽的美丽总是短暂易逝的,这片神秘莫测的鄂尔多斯古海大约只存活了1 亿年。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那么这片古海在她短暂的青春里究竟孕育了怎样的生命呢?首先从鄂尔多斯地区发现的薄层灰岩、鲕状灰岩、球状和肾状灰岩以及灰绿色页岩夹白云质灰岩等海相地层判断,早古生代的鄂尔多斯海属于浅海区,海下地形较为平坦,相当于海底地形的陆棚区。海深一般在数10 米至200 米以下,海水含盐度平均为3.5%左右。由于海水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所以在海洋中繁盛着各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科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其次从发现的动物化石判断,在寒武纪海洋中,生存最多的海生动物是三叶虫,它是由其身体的上下左右都可分为三部分而得名。这是一类早已绝灭了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但它们是统治寒武纪海洋的“主人”,科学家们常把寒武纪称为“三叶虫时代”。由于它们与现代海洋中的虾相似,身体分节,并具备了有关节的肢,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在鄂尔多斯发现的三叶虫,个体不大,一般仅有几毫米或几厘米长,它们有的在海下底栖生活,但大多数喜欢漂游。主要有:准格尔小实盾虫、卢氏孙公盾壳虫、山东盾壳虫、鄂尔多斯虫、伊克昭庄氏虫、斯氏盾壳虫、原附栉虫、德氏虫等,它们种类甚多,形态各异。无论是种类和数量,在当时海洋中都占有绝对优势。 

  在距今4 亿~5 亿年前的鄂尔多斯奥陶纪海洋中,除发现有三叶虫化石外,还找到大量的笔石化石。笔石是一类奇异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形态很像欧洲人使用的鹅毛笔,故起名为“笔石”。鄂尔多斯发现的笔石种类颇多,其中最主要的有:雕笔石、舌笔石、圆滑雕笔石、泰氏栅笔石、围笔石、纤细丝笔石、夏氏假栅笔石、圆滑雕笔石内雕变种等。笔石是喜欢群居的群体动物,多营漂浮生活。它们是距今4 亿年前奥陶纪海洋占优势的海生动物之一。 

  此外,在鄂尔多斯奥陶纪海洋中,还发现另一类十分重要的海生动物——角石。角石是由其形态颇与牛角相像而得名的。它们个体较大、壳体较长、头部有许多触手,与现代的乌贼相似,故属头足类动物。鄂尔多斯发现的角石种类甚多,特别是桌子山多泡角石、鄂尔多斯角石、阿门角石、卢氏五顶角石、房角石、内角石、多线角石等,最为驰名。角石是一类极为凶猛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可以说它是当时鄂尔多斯古海中的“霸王”。另外,还找到一类非常奇特的海生动物,叫海百合。它们与现代的海星、海参一样,属于棘皮动物。但海百合形态独特,宛如一枝艳丽的花朵,故有“海底花园”之称。在鄂尔多斯发现的海百合化石中,“圆形海百合茎”颇为著名。此外,还发现许多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贝壳化石,如腕足类中的小舌形贝、舌形贝、戟贝,以及腹足类、瓣鳃类化石等。 

  总之,这个好似“热恋期”的“少年”用它激情洋溢的青春造就了鄂尔多斯古生代最为奥秘和灿烂的古海,这片汪洋泽国中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众多、空前繁盛,它们形态各异、五彩缤纷,使著名的鄂尔多斯古海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但是,在距今4.4 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在加里东造山运动的影响下,鄂尔多斯陆块不断上升,经志留纪、泥盆纪的隆起与剥蚀,鄂尔多斯又出现了近1 亿年左右的古海时期。然而,到了晚古生代的石炭纪中期(距今3.3 亿年前),鄂尔多斯再次下沉,来自华北地区的海水又漫浸了这一地带,直到早二迭纪(距今2.7 亿年前)海水全部退出为止,形成了晚古生代的鄂尔多斯古海。这一时期,由于海西或华力西运动的巨大影响,地壳频繁的颤动与不断地升降,出现了时海时陆、海陆交互的情景。因此,晚古生代也是鄂尔多斯由海转陆的重要变革时代。 

  在晚古生代的鄂尔多斯海里,海生无脊椎动物继续发展,但与早古生代海洋中的动物类群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在早古生代海洋中生存的一批古老类群,如三叶虫、笔石、角石等,此时已衰退或绝灭。而不少新的海生动物类群,却空前绝后地繁盛起来,它们是鄂尔多斯远古史上海洋生物中的最后一批“居民”。 

  在鄂尔多斯晚古生代石炭纪海洋中,最引人入胜的是类的出现和兴旺。类是个体很小、构造简单、形态如纺锤状的原生动物。鄂尔多斯发现的类化石非常丰富。而且分布较广。其主要类群有:希瓦格、小泽、假史塔夫、苏伯特、小纺锤、纺锤等,门类繁杂、数量众多,它们是当时石炭纪海洋动物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在腕足类中发现最多的是网格长身贝、阿翁贝、石燕、马尔丁贝、蟹形贝、分喙石燕、线纹长身贝等;在腹足类中,主要有横肋螺、莫氏螺、粗脊似玉螺、变形似玉螺等。还有棘皮动物的海百合等。 

  当时的鄂尔多斯海居然属于热带浅海。因为在石炭纪海洋中发现了珊瑚化石,如:单珊瑚型灰壁珊瑚、隐迟珊瑚比较种、顶饰珊瑚等。珊瑚属腔肠动物,它们喜欢群居、适宜在盐度正常、水温较高(一般在摄氏18 度以上)的清澈浅海中生活。 

  随着晚古生代海洋面积的不断缩小,陆地面积的日益扩大,在石炭纪的滨海、沼泽地带,二迭纪的湖泊、湿地,出现了繁茂的陆生植物,鄂尔多斯大地第一次披上了绿装,鄂尔多斯首次进入了“造煤时代”。根据大量的植物化石记录,鄂尔多斯石炭、二迭纪主要生长的植物是蕨类植物,因此科学上把这一时期亦称为“蕨类时代”。蕨类在植物分类学中是一类较原始的陆生植物。因为它们靠孢子来传宗接代,所以也被称为“孢子植物”。在鄂尔多斯发现的蕨类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石松、节蕨、真蕨类等。在石松类中,六角鳞木、封印鳞木等颇为驰名。在节蕨类中,芦木、木贼、楔叶等最为丰富;在真蕨类和种子蕨中,有楔叶羊齿、扇羊齿、楔羊齿、栉羊齿、脉羊齿、座延羊齿、枝脉蕨等等,名目众多。许多蕨类植物,根深叶茂,躯干魁伟,如:鳞木、芦木,高达三、四十米,树干直径可达一米左右,可谓蕨类中盘“巨人”。可以想象,在晚古生代的石炭、二迭纪时,鄂尔多斯从海滨到内陆,长满了各种蕨类植物,万木参天,密林成海,到处是一派原始热带森林的绮丽景象。这些原始森林便是那时重要的造煤植物。随着鄂尔多斯地壳的缓缓下降,流水冲刷着这片绿野,大片的森林随之沉埋于水中或沼泽里,有的被泥沙覆盖;而新的植物又继续繁茂生长成为森林。自然界就这样耐着性子机械式的重复着沉积、埋藏、新生,经过2.5 亿年的碳化、演变,就形成了今日鄂尔多斯地下令人震惊的巨型煤田。今天在开采出的煤块上,人们还常常看到有鳞木、芦木或其他蕨类植物的茎、叶印痕。所以,晚古生代的石炭纪、二迭纪是地史上最重要的“造煤时代”。 

    三、中生代的鄂托克前旗 

  从距今2.5 亿年前至距今7 千成年前,鄂托克前旗进入了地球历史的中生代。它包括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广为人知的时期,共经历了1.55 亿年的历史。 

  中生代是鄂托克前旗远古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好比“青年期”,褪去了年少的轻狂渐渐走向成熟稳定。它是鄂托克前旗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和转折的时代。 

  由于古生代的结束与“鄂尔多斯古海”的解体,鄂尔多斯便由“海洋时代”转入陆地发育的新时代。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这里的生物界亦由“海生无脊椎动物的时代”进入了“陆生脊椎动物的时代”。在脊椎动物中,除鱼类外,爬行动物极为繁盛,因此,鄂托克前旗的中生代又是“爬行动物的时代”。同时,植物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由“蕨类时代”进入了“裸子植物的时代”。 

  分布在鄂尔多斯大陆上的中生代地层,堆积巨厚,分层明显。尤其是三迭纪地层,早期、中期、晚期层序清楚,其厚度分别在100 米至200~300 米间,它是华北早中生代地层最发育的地区之一。此外,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物,也颇为丰富。这在我区也是极为罕见的。鄂托克前旗中生代地层,主要由灰白、绿灰、紫红、砖红、黄褐、黄绿等不同色调的砂岩、泥质砂岩、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构成,它是属于湖河相岩层。地层资料表明,中生代的鄂托克前旗广布湖泊、沼泽和河流,整个地形低凹、平坦,气候炎热而湿润。 

  从这个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大量化石证实,这一时期古老的脊椎动物极为兴盛。首先,在侏罗纪、白垩纪湖河相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鱼类化石,鱼类其是最低等水生脊椎动物。这一时期的鱼类其主要种类有:东方伊克昭弓鳍鱼、师氏中华弓鳍鱼、伍氏狼鳍鱼、董氏狼鳍鱼、甘肃狼鳍鱼等,它们是距今1.4 亿~1.5 亿年前的古老鱼类;在鱼类的演化史上,属于硬骨鱼中的原始类群。 

  其次,在陆生古脊椎动物中,发现最多的是爬行动物。其中,在三迭纪地层里找到最多的是一类奇特的爬行类——似哺乳类爬行动物。因为这类爬行动物在某些构造上已明显地向哺乳类的方向发展,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它们是介于爬行类向哺乳类过渡的一种类群,故叫作“似哺乳类爬行动物”。在鄂尔多斯的似哺乳类爬行动物中,发现最多的是二齿兽、付肯氏兽、肯氏兽、犬颌兽、包氏兽等。二齿兽是由其上颌骨上长有两个大牙而命名的。它的身体短而粗壮,肩宽尾短,个体大小不等,一般在一、两米间,小的仅有一尺长。肯氏兽、付肯氏兽,其身体呈圆桶状,四肢粗壮、行动笨拙,体长一般在二米左右,它们都喜欢群居,生活于温热的湖泊、沼泽地区,以植物为食。犬颌兽是以食肉为主的爬行动物,它们是鄂尔多斯似哺乳类爬行动物中颇为进化的类群。它们的牙齿已分化出门齿、犬齿和颊齿,肩峰、腰带、肠骨等已具有哺乳类某些特征。它们的头骨较长,有长而粗大的尾巴,个体有狗那么大,并具有灵活的四肢和脚骨,能适应于干燥的地面上行走与奔跑。因此,犬颌兽是二齿兽、肯氏兽、付肯氏兽的凶猛敌人。古生物学家在鄂尔多斯侏罗纪、白垩纪地层中,还发现许多恐龙化石。这为我们了解鄂尔多斯中生代奇特的恐龙世界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距今1.8 亿年前,当似哺乳类爬行动物退出鄂尔多斯历史舞台后,恐龙时代便拉开帷幕,恐龙很快成为当时鄂尔多斯的主宰者。从化石记录看出,在鄂尔多斯恐龙家族中,发现最多的是鹦鹉嘴龙。这是个体很小、但数量众多的一类恐龙。它们体长约有一米左右,具有鸟脚状的脚,前肢短小,后肢粗而长,因而常用后肢两足行走。这类恐龙的头部短而高,吻部无牙,有一角质的喙;它们的嘴很特殊,弯曲成钩状、很像鹦鹉的嘴,所以科学上便称之为“鹦鹉嘴龙”。鄂尔多斯发现的鹦鹉嘴龙种类很多,特别著名的有:杨氏鹦鹉嘴龙、奥氏鹦鹉嘴龙、丁氏鹦鹉嘴龙、蒙古原禽龙等。古生物学家从鹦鹉嘴龙的形态构造认为:这些小型的恐龙,属于原始的两足行走的鸟脚龙类。不少学者由此而推断鄂尔多斯曾是一些原始鸟脚龙类的起源地之一。 

  同时,在鄂托克前旗发现了一些大型的恐龙化石。尤为重要的是蜥脚龙类。蜥脚龙的样子十分古怪,头小、脖子很长,身体大而笨重,尾巴长而粗大。它们常在水中生活,靠湖水的浮力漂游、慢行;有时也在湖畔、沼泽中缓慢爬行,喜吃水生植物和淡水中的软体动物。从杭锦旗一带发现的早期白垩纪蜥脚龙的椎体化石看,它们体躯庞大,体长可达二十米左右;据计算,这类恐龙在活着时,体重竟达三、四十吨重。可以说蜥脚龙是鄂托克前旗远古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也是当时“恐龙王国”中的庞然大物! 

  除恐龙外,这个还发现其他爬行动物化石,如:假鳄类,鳄类、龟鳖类、蜥蜴类等,其中多齿始马来鳄、山西鳄、中国龟等,属爬行类化石中的珍品。总之,中生代的鄂托克前旗,是爬行动物生存、繁衍的“乐园”。 

  当各类爬行动物兴盛的时期,鄂托克前旗大地一片郁郁葱葱;从湖畔到内陆,到处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森林。依据丰富的植物化石可知,那时的鄂尔多斯除了丛生繁茂的蕨类植物外,一类更为高级的植物——裸子植物,迅速地繁盛起来,并占据了植物统治地位。使鄂托克前旗的中生代成为“裸子植物的时代”。 

  裸子植物是最早靠“种子”繁殖后代的种子植物。但最初的“种子”非常简陋,没有果皮包裹,因此科学上把这种裸露种子的植物,叫“裸子植物”。它是比“孢子植物”更为进步和高级的植物。在鄂尔多斯发现的裸子植物化石,门类甚多,主要有苏铁、银杏、松柏类等。苏铁是常绿的木本植物,它是现代热带、亚热带最常见的植物之一。这个地区发现的苏铁类植物化石种类繁多,颇具名望的有焦羽叶、篦羽叶、中国似查米亚、篦似查米亚等。同样,银杏也是当代热带地区最常见的植物,但是它比苏铁类要高大得多,一般树身常高达三、四十米以上,直径二米左右。银杏这类热带植物,在鄂尔多斯中生代地层中发现有很多类群,主要有:似银杏、狭轴穗、具边银杏、纤细拜拉、粗脉楔拜拉等等。此外,在松柏类中,还发现有热带、亚热带的苏铁杉、南美杉等。可见,中生代的鄂尔多斯,四季如春,气候湿热,林木苍莽,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景致。裸子植物是中生代重要的造煤植物。同样,今天鄂尔多斯地下的煤田,有不少地区就是这一时期的植物经埋藏、演变而形成的。因此,中生代也是鄂托克前旗历史上重要的“造煤时代”。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中生代末期,即白垩纪晚期(距今7 千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特别是在著名的“燕山运动”的影响下,古鄂尔多斯盆地不断上升,气候逐渐干燥,恐龙绝灭,裸子植物衰亡……从此,鄂托克前旗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新生代的鄂托克前旗 

  中生代结束后,鄂托克前旗进入了地球历史的新生代。这是地球从“青年期”蜕变到“中年期”的一个过程,神形样貌开始定型。这是鄂托克前旗远古史上最后的一个阶段,也是现代鄂托克前旗的地貌、气候、生物形成的重要时期。 

  新生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共经历了7 千万年的历史。鄂托克前旗新生代的地壳运动是在中生代地质运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从新生代的地层资料可以看出,在早第三纪(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鄂托克前旗一直处在稳定上升的阶段。但是,早期的地层因自然界的不断夷平、剥蚀,而未保存下来。只有渐新世时(距今4 千万年前),局部地区下陷,沉积了一套湖相的棕红色和绛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并夹有瓦膏层,厚度在360 米以上,这是鄂托克前旗早第三纪中十分难得的地层资料。 

  在早第三纪的渐新世末期,由于新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巨大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在晚第三纪(中新世、上新世)时又一次被抬升。特别是中新世时期,隆起显著,再加之剥蚀强烈,未发现有沉积地层。而在上新世时,由于东部和西部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凹陷盆地,沉积了湖河相地层,厚度不均,在20 米至310 米间。因此,鄂托克前旗斯晚第三纪地层只有上新世时期的出露较多。 

  到第四纪时,鄂托克前旗沿着新构造运动继续上升。因此更新世早期和中期地层很不发育,只有局部地区有中更新世时期遗留下的河流相的冲积洪积层;而更新世晚期,局部下沉,接受了风成的和水成的黄土堆积,以及风成的沙漠层,并形成了现代鄂托克前旗高原的奇特地貌。 

  新生代的鄂托克前旗是哺乳动物大发展的时期,也是鄂托克前旗生物世界发生重大变化、飞跃的崭新时代,科学上又称新生代为“哺乳动物的时代”。植物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中生代的“裸子植物的时代”进入了“被子植物的时代”。大量的化石资料表明,在早第三纪时,鄂尔多斯曾是原始、古老的哺乳类动物繁衍、生长的时期。特别是在鄂托克前旗西北一带发现的渐新世化石,为我们了解早期哺乳动物的面目提供了珍贵资料。原来,在距今4 千万年前,鄂托克前旗生存着一批高大、奇异而十分古老的哺乳动物,主要有巨犀、两栖犀、爪兽以及一些原始的偶蹄类、肉食类、啮齿类等。其中,最令人惊奇的是巨犀,它是一类最古老而巨大的犀牛。在鄂尔多斯发现的葛氏巨犀仅头骨就有1.3 米长,但和其庞大的身躯比起来,还显得很小。它站立起来,其肩部距地面有五米高,再加上它的很长的脖子,可以吃到离地面六至七米高的树梢上的叶子,显然,现代生存的犀牛若站立在它的面前,简直像一只初生的幼犀。因此,葛氏巨犀是鄂尔多斯远古史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此外,还有两栖犀,这也是一类样子古怪的犀牛。它同巨犀一样,头上无角,但躯体特别笨重,四肢粗壮,其生活习性颇与我们在公园中见到的河马相似。所以,湖泊、沼泽是它们活动的天地,它们常在那里游泳、追逐、嬉戏,觅食茂繁的水草。从化石资料看,两栖犀曾是鄂尔多斯古犀牛中最繁盛的一个家族。另外,最引人入胜 

  的是爪兽类,在鄂尔多斯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河套裂爪兽,个体很大,它们的形态很像马,但脚上长有爪,故称为“爪兽类”。它们的爪很尖利,是挖掘植物根的有力工具。我们仅从上述几类古哺乳类动物便可以看出,那时的鄂尔多斯有大的湖泊、沼泽,并有茂密的森林,气候湿热,植被繁盛,属热带亚热带的地理环境。 

  到距今1200 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曾显赫一时的古老哺乳动物绝灭了,而现代哺乳类最直接的祖先类群则空前繁盛起来。从大量的化石资料可知,在上新世时,这个地区生存的古动物有:三趾马、古象、大唇犀、长颈鹿、食肉类、鹿类等。因为这一时期三趾马化石最为丰富并具有代表性,所以,科学上将这一动物群称之为“三趾马动物群”。首先,我们必须指出,三趾马化石是今天鄂尔多斯草原马的最早记录;同时,三趾马的出现,标志着鄂尔多斯热带草原的诞生,这在鄂尔多斯远古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三趾马是较原始的马,它们的个体不大,相当于驴那么大;每个脚上有三个脚趾,故命名为“三趾马”,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类群。此外,十分有趣的是,这一时期鄂尔多斯的古象非常兴盛,而且种类甚多。其中以三棱齿象、轭齿象等颇为驰名。这些古象个体较大、身体光秃,其臼齿上有一对乳状突起的牙尖,故属于“乳齿象类”,是象类发展史上较原始的类群。另外,特别重要的是长颈鹿也曾在鄂尔多斯盆地生存过。从化石资料看?鄂尔多斯发现的长颈鹿个体还不大,脖子与四肢亦未显著地变长,属于长颈鹿的祖先类型,这便证实鄂尔多斯也是长颈鹿的故乡之一。后来,到了更新世时,由于气候的影响,它们逐渐南迁,其后裔仅分布于现代非洲热带草原。此外,在犀牛中发现最多的是大唇犀,它们是犀牛中较进步的类群,在鄂尔多斯发现的安氏大唇犀,身躯笨重,下颌长有一对大而宛如利剑似的门齿,它们是中新世犀牛中十分珍奇的类群之一。科学家们根据古动物的特征和生存环境,为我们描绘了距今1 千万年前鄂尔多斯盆地的情景:那时,气候湿热,大地上的湖泊星罗棋布;各类犀牛在湖中嬉戏;大象、爪兽在湖畔觅食;三趾马、长颈鹿以及各种鹿类在原始的草原上奔跑;肉食类动物出没于密林、旷野……当时的鄂尔多斯青翠葱郁,物种繁多,一派生机。 

  当进入新生代最后的一个时期——第四纪时,随着第三纪晚期各类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现代的哺乳类便迅速地发展起来。虽然,目前在鄂尔多斯还没有发现更新世早期、中期的动物化石,但从大量而丰富的更新世晚期化石中,我们便可了解到第四纪哺乳动物繁盛的梗概。 

  从20 世纪20 年代以来,中外科学家在鄂托克前旗萨拉乌苏河一带,发现了重要的古人类化石,这就是著名的“河套人”;同时,还找到大批的更新世晚期距今几万年至1 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由于这些动物种类颇多、门类齐全,并具有鄂尔多斯地区特色,因此,科学家便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从此,这一动物群便以华北第四纪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的“标准地点”而载入我国和世界古动物研究的史册。 

  依据化石记录,萨拉乌苏动物群主要有:身体巨大、门齿略有弯曲的古象——纳玛古菱齿象。这类象体表光秃,与现代象相似,在鄂尔多斯发现的门齿化石长达2.4 米至3 米左右,科学家们认为:这类古象体高近四米、体长约八米,体重在五至六吨之间,可谓鄂托克前旗更新世晚期古动物中的珍奇“巨兽”。它们喜欢群居,以食树枝、树叶或水草为生,栖于湖泊、沼泽或草原的疏林地带。此外,还发现一类体披长毛的犀牛——披毛犀。这类化石在鄂托克前旗晚更新世地层中发现最多,而且分布较广。尤为重要的是,20 世纪20 年代在萨拉乌苏河一带曾发现过一具相当完整的披毛犀化石骨架。科学界曾作为化石“珍奇”而运抵天津的北疆博物馆,现存天津自然博物馆。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过许多具有这一地区特点的古动物化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河套大角鹿,这是以黄河环绕的鄂尔多斯,即“河套”而命名的古鹿。这种鹿个体高大,身躯粗壮;其最特殊的是鹿角眉枝扩展,呈扁平扇状,几乎与头骨垂直;主枝亦为开阔的掌状而高耸于眉枝之上,这种形态奇特的鹿角,在鹿类家谱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其次是王氏水牛,这是为纪念这类化石的最早发现者——萨拉乌苏河畔大沟湾村的蒙古族农民王顺而取名的。王氏水牛的牛角别具一格,其横切面呈三角形,是我国水牛化石中罕见的类群。还有诺氏驼,这是一种比现生双峰驼头骨粗壮、个体高大的巨驼,它是萨拉乌苏动物群中所特有的古动物之一。 

  在食肉类中,发现最多的是鬣狗。现生的鬣狗仅分布于非洲和亚洲南部的部分地区。它们的样子像狗,但与犬类毫不相干,属于猫科动物。鬣狗是极其凶猛的动物,它的前肢很长,颈背拱起,并长有粗而长的鬣毛,牙齿非常锋利,可以咬碎动物的骨头,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它嗜食一切动物的尸骨,在整个动物界中是咬碎骨头能力最高的猛兽。在鄂尔多斯发现的鬣狗化石很多,可以想象,在晚更新世时,鄂尔多斯到处有鬣狗横行出没的踪迹,它们可能是当时食肉类动物中占有优势的类群。此外,还有老虎的化石,1964 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工作者就在萨拉乌苏河的杨四湾一带,发现了一具虎的后半身骨架,这在我国第四纪虎化石中算是十分难得而稀有的标本。 

  在鄂尔多斯还发现有个体大而犄角粗壮的原始牛化石、驰名的普氏野马化石,还发现过一具完整的野驴化石骨架(现存天津自然博物馆),以及鹅喉羚、卡赫特转角羊、马鹿、野猪、普氏羚羊、盘羊、狼、狗獾、麝鼹,以及各种啮齿类、鸟类化石等。经科学家们粗略统计,认为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至少有45 种以上。因此,这一地区可谓名不虚传的“化石之乡”。 

  长期以来,科学家对萨拉乌苏动物群的性质以及鄂尔多斯古地理环境曾进行过不懈的探讨与争论。早在1928 年著名的法国科学家德日进博士曾指出:“在我们看来,萨拉乌苏动物群并非人们所说的‘寒冷动物群’。当时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在这个地区,我们应该想像河套地区有相当多的沙漠,为草原的羚羊和啮齿类提供了生活的场所,同时在沙丘附近是一片绿色以养育大型的食草类动物。在那种情况下,气候可能是变化激烈的,又可能是相当炎热的,同时对于鸵鸟、水牛和披毛犀都是满意的……”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在《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一文中指出:“特别是在阴山山脉的南麓,可能在一个广大的地区中,有由山上积雪汇集而成的河流和湖泊,成为许多动物和人类聚集之地。河套人生活在现在的萨拉乌苏河的两岸,在河的两旁是广大的平原草地,在河畔的附近生长着草木。在平原草地上,有河套扁角鹿,有赤鹿,有野猪,也有善于奔驰的羚羊、野驴和野马。不怕干旱的,还有骆驼和一些啮齿类。在河旁有水牛及原始牛,来吃河旁比较丰富的水草。有决定意义的是纳玛象披毛犀和赤鹿,都生活在草原之上。”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也曾说过:“那时的萨拉乌苏地区,有较大的湖泊和河流,湖畔附近有疏散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气候比现在温暖而湿润。”著名的古动物学家周明镇教授在综合上述观点基础上,曾指出:在更新世晚期的鄂尔多斯地区,是一个“有草原和森林的环境”。这为我们了解鄂尔多斯的古地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后来,由于古人类“河套人”的不断繁盛,以及狩猎技术的日益提高,加上更新世晚期气候的多变,特别是向干燥、寒冷转化,虽然居住在鄂托克前旗的古动物有过多次的迁移,但在遗传与适应的矛盾斗争中,一些曾占主导地位的古动物因无法适应变化了的条件,便逐渐绝灭;大约到距今1 万年前,在萨拉乌苏生存的哺乳类中有33.3%的重要类群退出了生命活动的舞台;而另外一部分,不断迁徙并离开鄂托克前旗。因此,随着更新世的终结,以及萨拉乌苏动物群的衰亡,这便成为鄂托克前旗远古史的最后一幕。从此,鄂托克前旗便由生物史的时代进入了人类史的时代,由自然史的时代进入了社会史的新时代! 

  “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恩格斯)。通过本书对鄂托克前旗远古自然史的粗浅概述,可以看出,自然界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生物界也是在不断地演化发展中。鄂托克前旗三十几亿年的自然史和6 亿年的生命史,为自然辩证法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同时,通过研究、探索鄂托克前旗远古史,对了解地球发展史、生物进化史以及自然界演化过程和自然辩证法的规律,帮助人们树立唯物主义自然观,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都有着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