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体干部职工行为规范
一、仪表
办公室工作人员仪表要合乎身份,做到端庄、得体、整洁、大方。
(一)服饰。
1. 素雅大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选择的服饰,要做到“四要”,即色彩要少、款式要雅、做工要精、搭配要合理。
2. 庄重得体。女士不得穿过于单薄、透明、短小、紧身的衣服,佩带饰物宜少不宜多;男士不得外穿短裤、背心,不得穿睡衣、拖鞋上班或出入公共场所。
3. 洁净整齐。服饰保持干净、平整,若有残破,需及时修补或更换。
4. 符合时宜。根据时间、地点、场合选择合适的服饰,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场合,男士要着正装(深色西服、黑色皮鞋、白色衬衫、打领带),女士着公务套装。
(二)仪容。
1. 女士宜化淡妆,不得浓装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不得当众化妆或补妆。
2. 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胡须和头发不宜过长。女士长发的应束发、盘发,发型、发色应适宜,一般不染发,头发及时清洗。
3. 手、颈部、牙齿要保持清洁。
4. 上班前,不喝酒,不吃大蒜等具有强烈异味的食物,勤漱口、刷牙,保持口气清新。
二、用语
办公室工作人员用语力求文雅、和气、谦逊、得体,做到语言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一)日常用语。
1. 语言标准。提倡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尽量不讲方言、土话。
2. 用词文雅。使用约定俗成的问候语、请托语、委婉语等礼貌用语,不讲脏话、粗话。
3. 检点语气。做到热情、亲切、和蔼、友善、耐心,不得生硬、急躁、嘲讽、傲慢。
(二)称呼用语。
1. 称呼规范。在工作中,一般应采用下述四种正规称呼方式。一是称呼行政职务,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二是称呼技术职称,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如“教授”、“工程师”等。三是称呼职业名称,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如“老师”、“大夫”。四是称呼对方姓名,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关系亲近。
2. 称呼禁忌。办公室工作人员平日不得采用以下四种称呼。一是庸俗的称呼,特别是在正式场合不得采用低级庸俗的称呼。二是他人的绰号,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三是地域性称呼,诸如,“师傅”、“小子”等。四是简化性称呼,在正式场合,不能把“张局长”、“王部长”称为“张局”、“王部”。
(三)交谈用语。
交谈用语要热情、谦虚、有礼,尊重对方,理解对方。
1. 交谈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
2. 正确的意见,应表示赞同,不同的看法,若无原则性问题,也不必细究,若涉及原则,可委婉的予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3. 交谈中,不开过分的玩笑,不传播不利于团结的言论。避免直接触犯别人感情的话题,避免自以为是的言论。
(四)电话用语。
1. 接打电话首先问好,并自我介绍,宜使用“你好,政协办公室”或“你好,鄂前旗政协×××”作为开头语,不得用“喂,喂”或者“你找谁”等开头语。
2. 若不是自己的电话,应尽快转给相关人员。
3. 通话时,语言要简洁明了,对重要事务做好记录。通话结束时,通常由对方先挂断,挂断电话前要说“再见”或“谢谢”。
4. 在公共场合使用移动电话时,要遵守公共场合的礼仪。在办公室打电话时,声音要低,不得影响他人正常办公。
三、行为
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要力求规范、自然、稳重、美观、大方、优雅。
(一)形体。
1. 站姿。挺直、舒展,眼睛平视前方,嘴微闭,手臂自然下垂,两腿稍微分开,面带微笑。不得把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或两腿分开幅度过大、屈腿,或斜靠、卧靠在办公桌等。
2. 坐姿。文雅、端庄。女士双膝并拢,手放在双腿中间或上面。男士双膝可适当分开。
3. 行姿。抬头、挺胸、收腹,身体重心稍向前倾,双肩放松,双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前视。忌拖泥带水、低头、弯腰或左顾右盼。
(二)介绍他人。
1. 介绍时要清楚提及对方的姓名、单位、职务等内容。
2. 为他人作介绍时,注意介绍的顺序,要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晚辈介绍给长辈,男士介绍给女士,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一般来客介绍给身份较高的主人。
(三)交流名片。
1. 用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名片后,要认真阅读,以示礼貌。
2. 看过名片后,应将名片放好,不要随意乱放。
(四)握手。
1. 使用平等式握手。握手时应友好地注视对方的眼睛,表示诚意。握手力度要适当,不可只伸手让对方握,也不可过分用力。
2. 握手应注意伸手的先后次序。在公务场合,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在社交场合,则取决于年龄、性别,通常长者、上级、女士先伸手,晚辈、下级、男士才能伸手相握。
3. 握手时,伸右手而不能伸左手,不能把一只手放在口袋里。别人主动伸手,要马上回应。握手双方应站着或都坐着握手,若坐着时,有人过来握手,须起立。握手时间应适当,忌敷衍或长握不放。
(五)接待。
1. 办公室接待实行问好、让坐、倒水、办事四步曲。客人来访,应起身迎接,做到热情接待,服务周到;态度诚恳,用语文明;一视同仁,积极沟通;办事公正、圆满,道别送行。
2. 接待来宾时,要了解来宾的基本情况,制定、落实接待计划,做好接待工作。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尽可能满足来宾的要求。对被接待者反映的情况、需要处理的问题,需要请示领导的,由负责接待的相关人员将情况反映给领导,不得将当事人直接带到领导办公室。
3. 客人要面见领导的,要事先向领导请示,经领导同意后,将来宾引见给领导。为来宾引见领导时,要走在来宾左前方两三步,到达领导办公室时,应用食指轻扣敲门,不得用手掌用力拍门,待领导答应后首先进入房间,客人随后进入后,为双方进行介绍。介绍完后,引导客人就座,主动倒茶水,然后离开,并轻轻关闭房门。
(六)其它公共场所的行为。
1. 行为文明,举止优雅,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
2. 严禁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当众挖鼻孔、掏耳朵;当众打哈欠、搔头皮;当众嚼口香糖、吃零食等不良行为举止。
3. 保持办公室卫生清洁,物品整齐。
4. 不得在上班期间玩游戏,玩手机,嗑瓜子,闲谈等,不在办公室做私活。
5. 保持安静的办公环境,说话做事尽量小声,不得在办公室或走廊内高谈阔论、大声喧哗、嬉笑。
6. 在单位内与领导和同事相遇时,要主动问好或点头致意,在走廊内遇到领导或来宾时要礼让,不得抢行。
7. 给领导办公室送水、装电脑时,秘书或勤杂等工作人员必须跟踪监督,防止失窃。
8. 给领导递交物件时,应站在领导对面,一般不站在领导旁边或后面。如递文件时,要把文字正面向上递交,如是钢笔等,要把笔尖向着自己,以使对方容易接到。
9. 开会时,要遵守会场纪律,禁止吸烟。提前将手机关闭或调到静音或震动状态,不得在会场接听。不得在会场上跟熟人打招呼,更不能寒暄闲谈。
四、交往
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交往过程要做到尊重、体谅、宽容,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一)内部交往。
1. 与上级的交往。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自己与上级的关系。一是要服从上级的领导,恪守本分;二是要维护上级的威信,体谅上级;三是要尊重上级,支持上级工作。领导来办公室视察或布置工作,不得接打电话。
2. 与下级的交往。与下级进行交往时,工作人员不可居高临下,虚张声势。一是要善于“礼贤下士”,尊重下级;二是要善于体谅下级,重视双方的沟通;三是要善于关心下级,支持下级的工作。
3. 与平级的交往。一是要相互团结,不允许制造分裂;二是要相互配合,不搬弄是非,不制造矛盾,不彼此拆台;三是要相互勉励,不允许讽刺挖苦。
(二)外部交往。
注意牢记身份,检点言行,掌握分寸,公私有别,维护机关和个人形象。
1. 与群众的交往。同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时,既要不忘自己的身份,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身份;既要具备强烈的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又要热情、主动、耐心。
2. 与社会的交往。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时,要掌握分寸,恪守本分,善于交友,远离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