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祥
一、商号的概况
天成西商号是由山西省交城县夭之恒皮货庄的东家——郭、丁、沈三家投资开办的。最初在宁夏银川市开办时,李望臣(山西襄陵人)为经理,周转金有4000块银元,店铺一间,以销售杂货为主。民国初年,生意有了发展,经营方式由单一的销售变为批发兼零售。铺面扩大为5间,店员和学徒增加到24人。主要经销绸缎、布匹、棉花、小五金、染料、纸张、糖、茶、海味、烟酒、煤油、火柴、蜡烛、针线、香肥皂、鞋靴、珍珠、玛瑙、钟表等日用杂货,同时还收购烟土(鸦片),二毛羔皮、羊皮、驼毛、绒毛、枸杞、发菜、甘草、牲畜等。
为了进一步扩大营业,更多地获取利润,天成西商号除了在包头、天津、上海、武汉、郑州等地设了庄点,并派去常住庄客,为商号采购货物和推销土特产品外,还在宁夏内蒙交界处设三个分号:宁夏灵武横城的“天成裕”;盐池县兴武营的天成西源记,简称“天成源”;内蒙古鄂托克旗布拉格图布德的天成西通记,简称“天成通”。分号中数“天成通”的规模最大,有店员和学徒30余人,房屋百余间,牧放骆驼200多峰,其中母骆驼100多峰,以繁殖为主,牛5、60头,马80匹,绵、山羊2000多只。本分号以收购土特产品,牲畜为主,兼销杂货,每年收购绒毛达三四十万斤,羊皮近万张,甘草四五十万斤,掌柜先后有王成先、王角成、刘光寿、董杰荣等、都懂蒙古语。
二、商号的兴起和发展
天成通是总商号经济的主要支柱,是专向蒙民送货上门的旅蒙商业,对天成西的兴起和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开始来鄂托克旗境内做蒙古生意的掌柜姓李,当时只有骆驼三峰,蒙古包一顶,本钱200吊。由于他懂得“治本在待人”的道理,上自掌柜,下至管帐先生,都亲自走家串户,为牧民服务,并且都有一经商的本领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相互尊重,辛勤从事,再加上蒙旗交通不便,工商业十分落后,生活用品全靠外地输入。与蒙旗做买卖比较容易,利润也比较大,相应地商号发展也比较快。
商号根据蒙族畜牧的特点作生意,既经商又经营畜牧业。第四、第一季度,将大批货物运到天成通,然后给牧民赊销出去,为下一步收购绒毛、牲畜等打下基础。实际上赊销是为了更方便地用较高的价格售货,用较高的利率计息,再用很低的价格收购绒毛、牲畜等。可以说在一次交易中取得三重利润。一般来说,畜牧的规律是:十冬腊月正是下羔季节,不免有死亡,适宜收购羔皮和羊皮,这时也适宜收购狐皮、狼皮、黄羊皮、兔皮等;4—6月份羊、骆驼开始脱毛,是大量收购绒毛、驼毛的好季节;8—10月份牲畜吃了带籽的草,气候又凉爽,膘满肥壮,是收购牛、羊、马、驼的时期。这时商号将收购的适龄母畜放入牧场继续繁殖,其余的牲畜都运往包头等地出售。
三、货源与运输路线
天成西在初创时期,主要从山西太谷县进货,多半是当地土货,如土布、土线和生活用品等。这些货物全靠雇用骡马和骆驼转运。从太谷出发途经陕西的吴堡,绥德,靖边,定边、宁夏盐池县等地进入鄂前旗,全程1000华里,历时十六七天。自包头通火车后,商号改用天津进货,有时也从上海进货,运输全靠自养的骆驼队驮运。在运货前先将收购的土特产品打成一百五六十斤重的长方形大包,由拉骆驼的人把两包货物固定在骆驼背上,每六峰骆驼为一列,共驮12包货物。一个运输队一般最少有七列,最多十多列,每列有一个拉驼人。行走时一列接着一列,每列相距20多米,最末尾的骆驼带有一个铃,以防掉队和丢失。同时运输队有一名掌柜或店员押货,有时也雇用保镖,负责安排住宿,行走路线和前后巡查等工作。往往是夜行昼宿,日行六七十里,每次启程行至半夜小憩一小时左右,继续赶路,到明天时将货物卸下,让骆驼休息片刻,然后牧放吃草,驮运人员才开始支帐篷、做饭,饭后打开行李休息、睡觉,赶天黑以前照样将货物驮在驼背上,继续行走,天天次次如此。
运输路线有水陆两条:陆上路线又分两条,一条是从兴武营出发到图布德,途经鄂旗、杭旗,到树林召过黄河抵包头。另一条是从图布德出发到宁夏横城,经石嘴山、磴口、临河等地到达包头。夏天因骆驼放牧,商号租用木船运货,将收购的土特产品一包一包地装在船上,押货人员坐在船舱监视,由横城黄河渡口出发,顺流而下,日行七八十里,约半个月到包头。回来是装上货物逆水而上,一人掌舵,十几人在岸上拉纤,日行三四十里,历时20多天。除上述路线外,天城西每年还雇用马车或汽车把收购的甘草转运到西安装火车运到郑州、武汉等地销售。
四、店规与分配待遇
天城西是山西帮商号,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行帮旧习,从东家到学徒全是山西人,绝不吸收外省人。经理掌柜受东家的委托处理店中诸事,拥有对店员雇用和辞退的权力。商号规定店员在营业时要衣帽端正,对待顾客和蔼热情,有问必答,遇到挑剔的顾客要忍耐,即使不买也要笑脸相送,店员有事必须请假,不准逾期不归,不准带家属或亲友进店居住,严禁在外吃喝、嫖赌、抽大烟。若有违犯者,轻则训斥,重则解雇。
本商号付给店员的工资比其他商号高些。年工资最多一百银元,一般七、八十元,最少四、五十元。如工作认真,遵守店规,又为商号作出贡献的,随时增加工资。年终还加送红利。店员在生活急需时,可借用工资,如遇婚丧嫁娶赠送厚礼。因此,店员对掌柜十分尊敬,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工作,遵守店规,看到店中的问题及时向掌柜、经理反映。掌柜、经理也亲自接待顾客,洽谈生意,观察营业情况,注意店员的服务态度,发现毛病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训斥,对店员毫不留情。商号要求店员必须对货物熟悉,给顾客讲明特点。店员若有偷盗现象,一经被发现立即辞退。俗话说:“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丑事只要一传开,哪家商号也不愿雇用被解雇的人员。
商号招收学徒是非常严格的,对不老实、没有才能的人,不论任何亲戚或朋友介绍,他们一概不录用。学徒没有工资,每年只赠给四两银子,食宿、穿衣由东家供给。三年出徒后,才有极低微的工资。学徒的工作十分繁重,每天早起晚睡,干的全是零星杂务,还要侍候商号头面人物的生活。学徒第一年不做生意,第二年有的开始管理伙食杂物,有的帮助保管清理货物。第三年文化较高的向管帐先生学习帐目;文化差的请师兄指导认货和卖货。学徒三年期满,经过东家、经理和掌柜评议,认为能出师的即可转为正式店员。出师后,有的站柜台卖货,有的跟随掌柜出去跑生意。总之,东家、经理和掌柜采取各种方法,使学徒为他们卖力。
五、衰落与结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北平、天津、绥远、包头、上海相继失陷。设在上海、天津、包头的庄点,因仓促撤离,财产尽弃。随后平绥铁路控制在日本侵略者手中,敌机又狂轰滥炸,陇海铁路被切断,内蒙、宁夏两区已面临战争威胁,此时天成西商号货源断绝,物资缺乏,营业开始由繁荣转向衰落。嗣后,马鸿逵以抗战为名,向商号征兵摊款,增加税收标准,地方官吏又乘机从中敲诈勒索,使商号元气大伤。1940年该号总经理董钦赐(山西平遥人)力图振兴,东山再起,改为从西安、兰州等地进货。可是宁夏人民在马鸿逵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下,民穷财尽,社会购买力逐渐下降,特别是日本投降后物价下跌,贷币贬值。正在这时,马鸿逵等人逼迫商号付清存款,当时没有现金,只好大量抛售库存货物,又被马鸿逵压价拉走一批货物。一些善良的店员被马鸿逵无故杀害,致使天成西商号的营业遭受很大损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天成通商号与他的总号一样,损失严重,只不过与其它分号比较,稍好一些。1947年9月,天成通的二掌柜刘光寿被马鸿逵杀害。据鄂前旗党史资料记载:1944年春,周仁山带领两名警卫员投宿天成通,认识了刘光寿。通过交谈,发现此人很有抱负和见识,周疏导他到三段地工委参加抗战,刘表示“报国有心,抗战无能,日后尽力效劳”。
抗战胜利,奇恩诚急切篡权,博揽人才。在康建国、赵守金(道格陶门)等人地推荐下,奇恩诚亲自去天成通招刘光寿当了少校秘书。
乌堤战打响,刘光寿乘机随奇部警卫连长满都格日勒领着20余名士兵溜出奇宅大院,而后被俘虏到公盛西。周仁山,怕冻坏刘光寿,打发人送去一件绵羊皮袄。俘虏释放,刘光寿回天成通,依旧做买卖。不料周仁山给刘光寿送皮袄一事,被另一个俘虏看见,跑回乌堤报告给奇母斯庆高勒。这个战场上被周兴源慈心释放的老妇跑到宁夏马鸿逵那里告状,说刘光寿是共产党的密探。随即马鸿逵派兵到布拉格天成通逮捕了刘光寿,施以肉刑,刘光寿抗刑不过,承认给三段地工委传递过消息……。刘光寿被杀后的1948年底,天成西(通记)的雇员有的退股返回原籍,有的另谋职业,有的仍在经营少量的货物和牧放牲畜。这时天成通的掌柜是董杰荣。
1949年农历九月初十,长靿靴子匪部的苏和巴图带领1000多名匪骑,从石嘴山、陶乐等地过河窜入鄂托克旗布拉格苏木境内进行烧杀掠抢,致使牧户和商号的东西被抢,牛羊被杀,加之商号的股东和掌柜,离心离德,各怀私图,造成分崩离析的局面,货物和牲畜所剩无几,董杰荣等人艰苦支撑,苟延残喘。维持到1953年,董杰荣因一贯道被捕入狱,所剩的牲畜在公私合营时入社。
(本《史略》根据亲见人巴音都林、尼玛、黄生录、黄生福等老同志的记述和《宁夏工商史》、《鄂前旗革命斗争史》等资料整理。)
(1990年)